close

為期四天的國際教育初階認證,紮紮實實的四天課程,學習到許多東西,整理一下,跟有志一同的IE夥伴一起分享喔~

  • 在推展國際教育的時候,並不是一昧的崇洋媚外,或是向歐美主流靠攏,而是應該同時了解也掌握自己在地文化的元素&優勢,讓這些在地元素可以與國際結合,在創新與創意的同時,展現國際競合力&跨文化理解與溝通的能力。國際與在地就像天平的兩端,達到平衡就是完美境界,向任何一邊傾斜則都是不妥與偏頗。
  • 國際教育不要直接跟歐美國家畫上等號,事實上,台灣新住民&新台灣之子人口持續攀升,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也是一個契機,對於東南亞這些國家的文化理解,語言學習,國際交流,經貿合作發展趨勢……等,都是我們可以在未來撰寫SIEP計畫的時,可以思考的面向。
  • 針對國際議題進行跨域的合作,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。對於議題本身的脈絡,進行了解與探究,藉由梳理,深入思考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,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來解決問題或改善現狀,而在這個歷程中,將會需要到更多領域的專長老師。因此,國際教育並非英文老師的專責,而是應該邀集有志一同的老師,共同提案&規劃,如此SIEP的深度與廣度才會跳得出來。異質性越高的組合,對話激盪出的火花就更絢爛,課程內涵才會更多元豐富,對於孩子拓展眼界與國際觀的培養才能更拉高層次。閉門造車是絕對行不通的了!趕快跨出教室,跟那些與自己專業領域相異其趣的夥伴們展開思辨吧!
  • 不論是108課綱當中強調的素養,或是國際上近來強調的STEAM(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art, math),甚至是4C2P(communication, cooperation, critical thinking, creativity, problem-solving, project management),PHSE(personal, health, social, emotion)……,這些相同的上位概念都是“思考教學”!換句話說,教孩子如何進行高層次的思考,培養批判思考能力,甚至鼓勵他們跳脫框架進行另類思考,都能夠讓孩子的多元能力更加彰顯與提升,也讓學習更與生活環境&真實世界連結,避免對於“what”追求的偏執,而是升級到對“why”的思考與重視。
  •  國際教育所強調的多元文化理解,就是在培養“比較”與“對照”的能力,針對差異處與相似處,要能敏感的覺知。
  • 老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!沒有感受到專業提升的喜悅,老師的熱忱就無法維持與延續。身為校長,要重視對老師的培能,營造友善積極的氛圍,帶動更多老師學習與增能,並鼓勵老師將所學應用於教學現場,改變課堂風景,再從翻轉當中獲得成就感,進而保持對教育的熱忱。
  • 多元評量並非單指採用許多不同的評量方法(如:發表,檔案,學習單……)來評估學習成效而已,更積極的多元評量實施方式應該是讓學習者擁有選擇權,決定自己要採用哪一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效。全班都進行口頭報告,全班都寫學習單,全班都做ppt,這種一體適用的方式,並非多元評量的真義。教師應該重視學習者的差異,讓他們擁有更多選擇(如:自行決定探究主題,自行決定呈現方式……)
  •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,移動力代表孩子的競爭力!唯有培養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,國家競爭力才會提升。
  • SIEP的規劃,要從既有的校本特色課程出發,然後去尋找可以加入的國際教育元素,緊扣國際教育目標,發展出國際教育融入的校本課程。國際教育並非拋棄在地與本土,而是在認識,比較,分析本國與他國文化後,能彼此理解,認同與欣賞,同時在雙方文化激盪中,展現創意火花,發揮競合力,進而實現全球在地化&在地全球化,讓這個地球村更有趣,更多元,更豐富,更有活力。
  • 國際教育不是只有集中資源在某些特定班級或學生身上,而是應該落實於整個校園。對於國際教育就是要花大錢帶學生出國這回事,實在是一種迷思與誤解!本國學生在國內進行的國際化教育活動與課程,其實也是國際教育的一種樣態!
  •  如何找尋國際教育夥伴與教學資源呢?別擔心,下面這個連結勇敢給他點進去,https://schoolsonline.britishcouncil.org/ 這個平臺有許多現成的教案設計,非常詳盡,還可以在裡面看到來自各地的老師或學校在徵求國際夥伴共同參與project!老師們只要善用科技,在學校課堂裡面,就能與外國夥伴一起互動,一起執行任務,並且在過程當中,達成國際教育的目標喔!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國際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ngyu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